閱讀心得:當祈禱落幕時
作者:東野圭吾
本書是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的作品,為主角身世僅剩的最後一塊失落拼圖,也就是母親離家的真相予以總結。失蹤人口問題是構成故事謎團的核心,同時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對社會邊緣人的漠視。當他們被黑道脅迫時,他們選擇逃亡而非報警。當他們被逼迫在輻射環境下超時工作時,他們選擇沉默而非求助。當他們失蹤時,沒有人認真去尋找。故事中的嫌犯只好將被漠視當作優勢,徹底犧牲自己好讓女兒得以力爭上游,也因此導致了更多、更慘的悲劇。
隱藏身分是嫌犯的生存之道。當嫌犯為了阻止身分曝光而殺人時,自然選擇以隱藏身分的手法來掩蓋真相。嫌犯先出錢向遊民買下遊民搭建的帳篷,再將自己公寓房間打掃乾淨,並換上有遊民DNA的生活用品。因為自己是用假身分租房子,當房間裡的屍體被發現時,警方就會根據錯誤的DNA而找錯人。然後嫌犯只要在帳棚內自焚而死,警方就不會看出兩起案件之間的關聯,真相就得以掩蓋。只可惜精密理性的算計,無法將親情與命運考慮在內。
家庭悲劇成了一連串殺人事件的導火線。嫌犯的妻子逃家時不僅帶走了全家所有的財產,還拿嫌犯的印鑑向黑道借了大筆債務。嫌犯為了保護女兒不被黑道抓去抵債只好舉家逃亡,就在山窮水盡打算一起自殺時,遇到了一個遊走各家核電廠打零工的男人。嫌犯的女兒因男人企圖非禮而誤殺了他,此時嫌犯想到可以利用男人的屍體裝死,並冒用男人的身分繼續活下去,這樣就可以擺脫黑道的糾纏。這招果真奏效,女兒也很爭氣地成了知名的舞台劇導演,並在東京大戲院公演生涯代表作。嫌犯為了親眼見證女兒的成就前來看戲,卻被女兒的國中同學識破身分。情急之下,嫌犯只好將其誘騙回公寓加以殺害,然後故佈疑陣掩蓋真相。
然而,在四處流浪的生涯中,嫌犯認識了加賀的母親,並產生了一段若有似無的戀情。因此,當加賀的母親孤單的死於住處時,嫌犯幫忙加賀母親的雇主找到了加賀的住址,讓加賀得以幫母親辦妥後事。也因為這層關係,嫌犯的女兒也認識了加賀。當警方調查嫌犯女兒的過程中發現加賀時,加賀便開始參與本案的調查,進而發現了本案與母親離家的真相。
嫌犯為了保護女兒隱姓埋名,加賀的母親因罹患憂鬱症,怕自己對兒子犯下大錯而遠走他鄉。同樣是為了兒女,同樣的孤單寂寞,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掩蓋罪行的代價,就是犯下更大的罪行,而罪行的循環,只會導向破滅的結局。如果一開始時,嫌犯選擇報警,讓公權力介入,或許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但嫌犯為何不這麼做呢?為何不相信政府會伸張正義、主持公道呢?我想,從被嫌犯滅口的老師成了失蹤人口後無人聞問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敘事簡潔、節奏明快向來是作者的優點,單刀直指問題核心的調查式真相揭發也絕對不會讓讀者搞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但這樣難免讓讀者覺得作者在說教,而產生抗拒的心態。作者毫不避諱其反核立場,毫不保留的批判社會對急難家庭不但不予協助,更樂於落井下石的畸形文化。但只是把問題秀給讀者看是不夠的,必須要能讓讀者自然而然的感動,而我必須說作者在這方面處理的並不是很好。
缺少感動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人物不夠鮮明。老實說,本書的對白如果把人名遮住,就很難分辨這句話到底出自何人之口。講話的口氣與習慣太過一致,讓人物都成了作者的化身。嫌犯在最後寫給加賀的信,感覺實在太嚴謹、太正式,像是出自老師或公務員之手,而非一個開店的老闆或一個打零工的工人。能夠冷靜佈下指紋或DNA詭計的人,處理家務事與債務卻顯得十分笨拙。對女兒情深義重的父親,卻能夠毫不猶豫的殺人滅口。雖然說是為了女兒,動機充分,但總覺得在細節、情緒上的表現顯得粗糙、馬虎了些。
最後,本書的書名和內容有點不搭。何謂祈禱?故事中看不出有在祈禱什麼。舞台劇確實有落幕,劇情也確實和本書的案情類似,但仍然很難跟祈禱扯上關係。當祈禱落幕時,嫌犯父女死的死、入獄的入獄,核電廠的僱員們依舊賣命討生活,窮人依舊無人聞問。這就是作者想說的嗎?應該不是吧。我想,作者應該是在祈禱有人看了本書,能夠正視、解決這些問題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