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布萊克˙克勞奇」標籤的文章

直到黃河:【記憶的玩物】讀後感

書名:記憶的玩物(Recursion)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 出版:寂寞 那女人當著他的面跳樓了。 她說她有幸福的婚姻、可愛的兒子,轉瞬間竟變成中年獨身上班族。她有兩段截然不同的記憶,卻被關在她不要的那邊。紐約警察巴瑞知道這是最近引發話題的FMS假記憶症候群,但一查卻發現疑點重重,而自己也……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這是部非常「燒腦」的科幻作品。作者先依實際科學研究為基礎,提出虛構的理論。再以此為起點,推展出一連串超乎想像的因果。最後將看似不可收拾的局面,用意外卻令人信服的手法畫下句點。閱讀本書最大的樂趣在「思考」,從科學、人性、理智、激情、個體、群眾等各個角度,推測未來走向,以及最終的結局。 故事主線有二,一是警探巴瑞的調查探索,另一為科學家海倫娜的研究歷程。原屬不同時空的兩人,隨劇情進展開始交會、並行,時而分離,復又相聚。最終你會發現,一個人或可改變未來,但困境必須合眾人之力方能解決。 科學探索必需進行大量的實驗。但若實驗對象是人,且結果可能致命,甚至更糟時該怎麼辦?如何評斷人命與真理孰輕孰重? 大反派的答案是:「試了才知道。」 書中世界因為他試而瀕臨毀滅,也因為他試才得以獲救。真諷刺,不是嗎?但為何擁有高智商的科學家,竟無法預見自己的發現會對人類、對世界造成何種後果? 因為自私。 自私讓人只看見對自己有利的機會,其他都視而不見。他發現機會,便拿自己的命去賭。既然如此,賭別人的命、賭世界的命又有何難?既然我有幸佔得先機,就該貫徹到底,這是命中註定。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結果,所有人搞半天,其實只是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卻沒人想到,人生這檔事並不科學。 懂科學需要IQ,懂人生?你需要你的老祖宗……XD。 不要笑,這是真的。古人或許不懂科學,但要懂人類、懂人性,懂什麼對人類好,什麼又會搞死大家,你只能向老祖宗學習。這種做人的遠見,叫「睿智」。 沒有科學,人類活過千萬年。有了科學,人類還能活多久?

當真愛不再唯一:【人生複本】讀後感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 好的電影不但要有好梗,還要有一連串的好梗。本書就是非常適合拍電影的一部作品,它有眾多適合特效發揮的場景,故事節奏流暢緊湊。主角在一連串平行世界中的心路歷程能讓好演員充分發揮演技,搭配愛情無價、家庭至上的普世認同,絕對有成為賣座強片的潛力。建議你別在一些…科學與邏輯問題上鑽牛角尖,抱著享受創意的心態來看這本書,這樣獲得的樂趣會更多。 <平行世界>是本書的基石。拋開宇宙論、物理學的專有名詞不談,書中針對<平行世界>的邏輯設定如下: 1.宇宙中有無限多個平行世界。 2.每個人(注意:是[人])遇到存在多個選項的問題必須選擇時,會產生數量等於選項數的平行世界,因為每一個選項都會被選擇。 3.原本每個平行世界互不相通,也就是選擇進入哪一個平行世界這種問題不存在。但主角二號發明的裝置讓進入其他平行世界變成可能。因此,當主角選擇進入另一個平行世界的同時,也產生了無限多個主角進入不同平行世界的平行世界……頭昏了沒? 若以上成立,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本書的賣點。 本書的角色設定走平凡路線。主角傑森雖然是個有機會成為頂尖物理學家的知識菁英,但性格上只是個連續劇常見的深情暖男。當感情與事業不可兼得時,傑森毫不猶豫地選擇承擔情感的羈絆。而傑森二號雖然選擇成就事業拋棄了女友,但卻後悔了。同樣的,女主角丹妮樂有機會成為藝術家,但為了感情與孩子犧牲事業。一對恩愛夫妻生下一個繼承兩人天賦、未來希望無窮的兒子,正是大多數人對幸福的樣板定義,而全書也以此樣版作為人生唯一值得珍惜的目標。如此設定能贏得普世認同,但也讓角色們無法與眾不同,缺乏令人眼睛一亮的獨特個性。 在敘事手法上,一開始感覺就像好萊塢動作片,情節緊湊毫無冷場,謎團與危機環環相扣。進入中段後,故事節奏開始變慢,隨著主角經歷不同平行世界累積的掙扎與矛盾增加,內心壓力越來越大,幾乎就要把主角逼瘋。然後將瀕臨崩潰的主角一舉送回最終戰場,面對一場對手出乎預料,情感動機與正當性旗鼓相當的殘酷對決,主角必須從看似無解的絕境中開闢一條生路。 這樣的情節拍成電影肯定值得期待。而且電影有個好處,你不會有時間在邏輯與細節上鑽牛角尖,而這正是本書最為人詬病之處。至於本書的科學理論有多少毛病可挑?答案是很多。為了不爆雷,我就不提了。老實說,挑科幻小說毛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