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FreeCAD教學」標籤的文章

FreeCAD FEM熱膨脹分析範例

圖片
本篇教大家如何用FreeCAD FEM進行最基本也最常用的金屬軸、孔 自由熱膨脹 ( thermal expansion )分析。包括設定材料熱變形與熱傳導相關係數、溫度與位置相關拘束條件,以及取得變形數值的技巧。 首先,請先用 Part Design 工作平台在 XY 平面上建立 草圖 (sketch)如下: 建立草圖相關說明請參考前文 [用FreeCAD建立3D零件草圖] 。接下來以此草圖長出高 70 mm 的實體如下: 將此實體以 Z軸 為基準等角複製 4 份組成一圓管,如下圖: 建立圓管幹嘛這麼麻煩?因為我們既要圓管自由膨脹,又要圓管軸心與Z軸同軸,這樣才方便讀取 內外徑膨脹量 。不懂?沒關係,看下去就知道囉。 建好實體就可以進入 FEM 工作平台建立分析並設定材料性質,FEM基本分析流程請參考前文 [FreeCAD FEM基本分析流程] 。在此以 440C 不鏽鋼為範例手動輸入相關參數如下圖: 接下來設定 初始環境溫度 25度C = 298.15度K ,指令圖示與輸入數值如下: 在圓管 內壁 設定 加熱源溫度 385度C = 658.15度K ,指令圖示、數值與加熱面如下圖: 我們要讓圓管 底面 緊貼 XY平 面,所以將所有底面 Z軸 方向位移的自由度設成 0.00 mm ,如下圖: 我們要讓膨脹過程中 圓管軸 與 Z軸 同軸,所以先取緊貼 X軸 的 2 個圓管外壁點 Y軸 方向位移的自由度設成 0.00 mm ,如下圖: 再取緊貼 Y軸 的 2 個圓管外壁點 X軸 方向位移的自由度設成 0.00 mm ,如下圖: 最後,建立圓管的 網格 FEMMeshNetge n ,如下圖: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 執行分析 了,步驟如下圖: 算完後我們先來看看沿圓管軸向 Z軸 的 熱膨脹變形量 分布圖,檢視資訊方法如下圖: 結果 Z軸 最大變形量 = 2.948e-04 m = 0.2948 mm ,如下圖: 將Vector選 X ,可得圓管 外壁 半徑最大變形量 = 4.212e-04 m = 0.4212 mm, 直徑最大變形 量 = 0.4212 mm * 2 = 0.8424 mm 如下圖: 你會發現 X方向變形量 分析結果相對於 絕對原點 正負 對稱 ,這是因為我們限制了圓管外壁上 4點 的 位移自由度 造成的結果。我們知道最大X方向變形量必定位於 圓管外...

用FreeCAD Gear建立蝸桿蝸輪

圖片
前文 [開外掛Part 2:用FCGear畫進階齒輪] 教大家用FreeCAD的 Gear 工作平台建立各式各樣的齒輪。但美中不足的是,Gear能幫你建立 蝸桿 (worm screw),卻獨缺 蝸輪 (worm wheel)。果真如此嗎?其實是阿伯錯怪它了。Gear可以畫蝸輪,只是你得出手幫它一把。 本篇阿伯重點放在繪圖上,所以直接以市售標準蝸桿蝸輪的規格為範例。尺寸數值參考齒輪大廠 KHK的型錄 如下表: 首先請參考 [開外掛Part 2:用FCGear畫進階齒輪] 所述,依照上圖的 蝸桿參數 建立蝸桿。未指定修改的參數請維持 預設值 ,參數設定如下圖: 為了貼近中國市場,廠商中文型錄使用大陸用語也是無可厚非。在此 頭數2 台灣是指 雙線 ,與螺紋的雙線相同意思。而FreeCAD則把螺紋線數視同蝸桿的 齒數 num_teeth ,num_teeth = 2 代表 雙線 ,num_teeth = 1 代表 單線 。 而 分度圓直徑 台灣則稱 節圓直徑 ,也就是FreeCAD的 diameter 參數。你可以在 reverse_pitch 設定 螺旋方向 ,預設值 false 代表 右旋 ,也就是型錄上的 R ,改成 true 就會變成 左旋 。 蝸桿的 螺旋角 beta 會依照 num_teeth 、 模數 module 、 diameter 的數值 自動算出 ,使用者無需設定。設定完成後請存檔,蝸桿部分就搞定囉。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蝸輪 。 蝸輪其實是 螺旋齒輪 的一種變形。你可以先建立 漸開線齒輪 ( Involute gear ),然後調整參數,再用 part design 工作平台修整外觀即可完成真正的蝸輪,不只是好看而已喔。 首先同樣參考 [開外掛Part 2:用FCGear畫進階齒輪] ,依照 蝸輪參數 建立一螺旋齒輪。參數設定如下圖: 首先,蝸輪型錄上 螺旋角 數值是 11度19分 ,一度等於 60分 ,所以在 helix_angle 輸入11 + (19 / 60) = 11.32 度。若蝸桿是 左旋 ,則helix_angle輸入 負值 即可。輸入 螺旋角 、 齒寬 、 模數 、 齒數 後,你會發現 齒輪外徑 addendum_diameter 、 根徑 root_diameter 、 分度圓(節圓)直徑 pitch_diameter 都自動產...

用FreeCAD Spreadsheet建立標準零件庫

圖片
前文 [用FreeCAD Spreadsheet控制3D模型尺寸] 教大家用 儲存格數值 控制3D模型的 尺寸參數 ,但零件尺寸表還是要建立在Excel上,變更尺寸還要複製貼上一大堆,很不方便吧?別灰心,阿伯研究出 直接在Spreadsheet建立尺寸表 ,只要 輸入零件代號 所有尺寸同步變更的方法囉。 首先,請參考 [用FreeCAD Spreadsheet控制3D模型尺寸] 完成平墊圈3D模型尺寸與表單儲存格數值的連結,如下圖: 接下來,請依照下圖建立零件尺寸表 標題 與 尺寸數據 : 標題與尺寸請按圖示位置直接key in,置中縮排方法請參考前文 [用FreeCAD在工程圖中輕鬆畫表格] 。 若是 Excel ,可用 VLOOKUP 參照公稱尺寸儲存格B4去零件表A7:D9中找出對應尺寸。但 Spreadsheet沒有VLOOKUP 這類參照函數,怎麼辦?還好,有 IF 功能可用,只是語法與Excel不同。請在E7儲存格輸入 =$A7 == $B$4 ? B7 : 0 ,說明如下圖: 上式的意思是:若零件表公稱尺寸儲存格 A7 的值等於選擇零件儲存格 B4 ,則 E7 儲存格的值等於 B7 。若否,則 E7 的值等於 0 。 $ 表示後接的欄或列號 不隨複製貼上自動改變 , == 指 等於 ,與Excel相同。輸入後結果如下圖: 以 滑鼠左鍵 點選 E7 儲存格,按 Ctrl + c 複製,再以 滑鼠左鍵 點選 F7 儲存格並 拖曳到G7 ,使 F7與G7同時被選取 ,然後按 Ctrl + v 貼上,結果如下圖: 同上法 同時選取 E7:G7 ,按 Ctrl + c 複製,再同時選取 E8:G9 ,按 Ctrl + v 貼上,結果如下圖: 你會發現因為 B4 儲存格等於 3 等於 A7 ,所以只有 E7:G7 顯示尺寸值,E8:G9都等於0。我們的目標是 當 B4 儲存格輸入 3 時 , 變數儲存格 B1:B3 就會直接變成 公稱尺寸 3 的 對應尺寸 。B1應等於3.2,B2應等於7,B3應等於0.5。如何辦到?答案是:利用 加總sum函數 。請將 B1 儲存格的內容改為 =sum(E7:E9) , B2 改為 =sum(F7:F9) , B3 改為 =sum(G7:G9) ,就完成啦!如下圖: 你可以將 B4 儲存格改為 5 ,會發現尺寸 變數儲存格 立刻...

FreeCAD曲面薄殼延展技巧

圖片
前文 [再探FreeCAD曲面轉薄殼實體技巧] 提到曲面薄殼實體因平移(Offset)曲面本身有翹曲又經延展(Extend)擴大,切割後 截面輪廓已無法用草圖(Sketch)準確重現。 那若要將薄殼截面擠出(Extrude)或掃掠(Revolve)時該怎麼辦?讓阿伯來教你囉。 請先參考 [再探FreeCAD曲面轉薄殼實體技巧] 完成範例,結果如下圖: 草圖不能用,就等同 Part Design工作平台不適用 。所以阿伯先來示範如何在Part平台完成截面擠出。 首先進入 Part 平台,先點選幾何產生器( Shape builder ),然後勾選從邊緣建立線( Wire from edges ),再按住 Ctrl 鍵以滑鼠 左鍵 選取截面外緣輪廓。如下圖: 結果會產生一名叫 Wire 的邊緣框線,如下圖: 接下來先左鍵選 Wire ,再執行Part平台下的擠出( Extrude )功能,如下圖: 結果如下圖: 你可以用上法建立Wire來執行掃掠(Revolve),但Curves工作平台有另一招同樣可行。我們先進 Curves 平台,然後選斷面,再選萃取幾何( Extract subshape ),如下圖: 結果如下圖: 接下來進入 Part 平台,執行掃掠( Revolve )功能,如下圖: 結果如下圖: 最後我們將各自獨立的 Slice.1 、 Extrude 、 Revolve 三個實體結合成單一實體,方法如下圖: 結果會建立名叫 Fusion 的實體,如下圖: 此法可建立平滑無瑕疵的曲面薄殼延伸實體,這對後續建模的成功率很重要。若想避免畫到最後整個模型亂掉,或圓角倒角怎樣都跑不出來之類的慘劇, 確保模型品質 就是你必須堅持的第一要務。 (FreeCAD 1.0.0版適用)

再探FreeCAD曲面轉薄殼實體技巧

圖片
將 曲面 轉換成 等厚度 的實體時,你會發現FreeCAD的薄殼功能經常失敗,就算成功其結果也常有瑕疵。為了說明此一問題,請先參考 [開外掛!用FreeCAD Curves畫曲面] 完成範例中的曲面,然後以 Part平台 的3D平移( 3D Offset )功能產生厚度 2 mm 的實體,方法如下圖: 乍看之下挺好,但轉到前視圖與左側視圖,就會發現這實體翹曲了。原本該是平面的面都變形如下圖: 你也可以參考 [FreeCAD範例:控制閥體] 用 Part Design 平台提供的實體轉薄殼功能試試,但這招用在曲面實體時經常失敗,就算成功也會留下翹曲的殘線,不但影響外觀,還可能讓後續建模功能如圓角(Fillet)、倒角(Chamfer)失敗。 那……該怎麼辦?讓阿伯來教你囉。 第一步 說穿了跟本文開頭的錯誤示範幾乎相同,但不勾選Fill offset選項,結果會產生名叫 Offset 的 平移曲面 。如下圖: 聰明如你,想必猜到阿伯打算 用2個曲面把薄殼實體切割出來 。但這個Offset曲面基本上就是錯誤示範實體的上表面,是有翹曲的,直接拿來用會因未完全穿透實體導致切割失敗。 故 第二步 就是要以 Surface工作平台 的 Extend face 功能將Offset曲面沿邊界延展一定寬度,以確保曲面夠大。如下圖: 本範例直接用預設值就夠大。若你遇到預設值不夠大的狀況,可自行進Data視窗調整曲面的性質參數。 第三步 進入 Part Design平台 建立給Gordon和Surface曲面切割的實體。方法如下圖: 第四步 進入 Part平台 以 Gordon 和 Surface 曲面切割出薄殼實體。方法如下圖: 執行後會產生一名叫 Exploded Slice 的資料夾,其中的 Slice.1 就是我們要的薄殼實體。如下圖: 此法建立的曲面薄殼實體沒有多餘輪廓線,也無須額外修剪除料,是阿伯目前試過成功率最高、實體品質最佳的方法。但嚴格來說仍未盡完美,例如半圓開口處的外壁圓弧理論上應是正圓,但此薄殼輪廓雖很接近,卻並非正圓。希望後續改版能針對原始薄殼功能做出修正,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FreeCAD 1.0.0版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