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宮部美幸」標籤的文章

孽緣:【沒有昨日,就沒有明天】讀後感

作者:宮部美幸 出版:獨步文化 本書是杉村三郎系列的第五部,包括三個短篇。記述主角從事私家偵探後,面對形形色色客戶與日常生活的種種甘苦。故事同樣與〈家〉息息相關,但卻從負面、黑暗的視角出發。當家人、至親、配偶變成你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靨,愛不再是救贖而是枷鎖時,有什麼比這更不幸呢?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讀完上一部作品〈希望莊〉後,我曾希望續作會是個長篇,也期許主角能脫胎換骨,但作者顯然不這麼想。杉村三郎的偵探事務所始終門可羅雀,只能靠幫同行、房東打雜勉強餬口。中年獨居的阿伯收到房東太太賞賜的家常料理,都能感動到熱淚盈眶。而少數上門委託的案子,都是些親族內鬥、結婚徵信之類的肥皂劇…… 然而,這世上最難搞的,恐怕就是家務事。 故事推理成分不高,主要來自主角對所見所聞產生的敏銳直覺。辦案過程也不脫訪談、跟監、網路情蒐等,然後交報告收錢結案。但……通常結案後才是問題的開始,這與刑警破案逮人的模式頗為不同。杉村三郎一貫延續其強烈的同情心與使命感,即使案子已經結了,也無法對其察覺的真相與伴隨的傷害置之不理。 以至於,熱心助人的結果,往往令主角大受打擊。 首篇〈絕對零度〉藉由母親委託調查女婿隱瞞女兒自殺未遂的真相,嚴詞批判日本社會階級意識的醜惡。許多人樂於認同階級尊卑,因為可以理所當然地對下位予取予求,一但出事就拿上面交代推諉卸責。這種無理盲目的思維,換來永不止息的詛咒。 接下來的〈華燭〉與〈沒有昨日,就沒有明天〉有個共同點:「傷你最深的人就是你的至親、摯愛。」他們以家人的身分糾纏你,折磨你。你無處可逃,因為血緣無法切割。他們的惡行就是你的恥辱,他們的貪婪就是你的債務。 與惡人結下孽緣,是人人可能遭逢的夢靨。而警察、私家偵探這類職業,孽緣纏身的機率又比他人高上許多。主角助人的信念在本書可謂屢遭重挫,而阿伯讀完後,只覺得顫慄與無言。 愛是救贖的唯一出路,但孽緣會毀了你。 這正是我恐懼的總和。

家破之後:【希望莊】讀後感

書名:希望莊 作者:宮部美幸 本書是杉村三郎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內容包括四個短篇推理,並帶出主角從離婚到成為偵探的一整段心路歷程。故事內容延續系列一貫風格,無論角色塑造或背景刻劃都與日本庶民現況息息相關。對本系列的粉絲來說,這篇自然不容錯過。但你若還不認識杉村三郎,請務必先看完前三部再看本書,否則肯定後悔。 以下難免有點雷,請慎入。 既然是推理,謎團設計自然很重要。個人認為這個部份本書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驚世駭俗,但也不會讓人失望。個人蠻喜歡〈希望莊〉與〈分身〉的心理盲點,不但合情合理,甚至給人一種真實故事改編的錯覺。而〈聖域〉與〈沙男〉這兩篇,日本人的潔癖性格導致可能是日本獨有的家庭大悲劇,台灣讀者看了可能會覺得有點……超過。 既然有四個篇名,那麼為何本書以〈希望莊〉為名呢? 個人認為是因為〈希望莊〉=〈家〉 上一部作品結束時,杉村三郎用生命呵護的〈家〉破碎了。本書從主角回到自己出生、成長的〈家〉開始,每一篇故事,每一個橋段,無論好人還是壞人,善良抑或邪惡,通通與〈家〉有關。 書中所有絕望,源自〈家〉的破碎。幾乎所有壞人,出身破碎的〈家〉。與之相對的正向力量,則源自於良善、有愛的〈家〉。主角所致力的,就是在發掘真相之餘,盡可能挽救一個個遭逢不幸、瀕臨破碎的〈家〉。 然而,在經濟疲弱不振、失業率節節上升、人口快速老化的現在,家庭崩壞的速度,只怕遠高於成家的速度。不願成家、無法成家的人越來越多,被窮困、意外與病魔擊垮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政府與有錢人對此束手無策,甚至視若無睹。 一個偵探,除了揭露真相,還能有甚麼能耐? 他能有什麼能耐,就看我們這些讀者了。 本書最可觀之處在對日本各個階層家庭的生動描繪。無論是中年失婚、單親媽媽、啃老族、豪門世家、乃至於一般尋常百姓家,每個家人的性格特質與互動都十分傳神,逼真寫實毫不做作。就算對某些狀況的反應對台灣讀者來說可能覺得過於激烈,但想到日本動不動就要人以死謝罪的傳統,其實也言之成理。 行文至此,必須要談談主題之外的另一個重點:杉村三郎的成長。 讀過前作的讀者,都知道杉村三郎是個敢為愛不顧一切的人。他為了娶心愛的女人毅然與父母兄姊決裂,放棄熱愛的工作,承受外界高攀顯貴吃軟飯的有色眼光。身為一個單身漢,我一直無法完全認同這個角色,因為我從未遇過讓我覺得〈犧牲一切,在所不惜〉的女人...

閱讀心得:終日

作者:宮部美幸 故事說完了,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前作「糊塗蟲」結束時,劇中人雖然百般無奈,也只能接受現實。有的人搬家,有的人成家,有的人長大,有的人變老。兩年匆匆過去,大夥兒別來無恙?預知結果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本書的架構承襲前作,先以四起短篇故事開端,再以一部長篇收尾。前作的主要角色們幾乎原班人馬參與續集的演出,只是年齡稍長了些。短篇故事內容涵蓋了少年的煩惱、夫妻相處之道、恐怖情人的糾纏,以及男女情愛的真與假。長篇故事則是上一集大家懷疑已經被殺、其實活得好好的葵夫人,這次真的被殺了。而且頭號嫌犯竟然是葵夫人的親生兒子,佐吉。 主角井筒平四郎依舊過著到處閒逛的日子,只是年齡長了,閃到腰這毛病發生的頻率更多了。美少年弓之助變得更帥、更聰明、更多桃花,但尿床的老毛病還是沒治好。與前作相比,解謎在故事中佔的比重增加不少。弓之助的表現幾乎就是柯南的翻版,而平四郎則是那個甚麼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犯人是誰的笨警察。阿德搬家後,滷菜鋪的生意雖然偶有波折,但在眾多貴人相助之下,從小小的攤販搖身一變成了遠近知名的飯館。湊屋家族的愛恨糾結依舊,搞到多人都得了憂鬱症。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 沒錯,本書基本上就是「某某人後來怎麼了」的大集合。就續集來看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也因此失去了應該專屬於本書的「特色」。續集完全依循著前作鋪好的路走,就會給讀者一種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缺憾。 主線的謎題葵夫人命案處理的也不甚理想。頭號嫌犯佐吉大家早早就知道絕對不會是兇手,而其他疑犯也很快就被排除。這樣一來,還剩哪一個人可疑就很明顯了。而謎底揭曉時果然也不負眾望,兇手果然是某某某......這樣的結局肯定會讓讀者大失所望的。而兇手犯案的動機是出自年少時受到的心靈創傷,因為某些情境巧合而引發殺機。這種安排合不合理見仁見智,但大多數沒有類似經驗的讀者應該很難感同身受。因此,本書的結局缺少了該有的感動。 女性角色是本書刻劃最力之所在。葵夫人可說是成功女性的代表,她事業有成又將情夫治得服服貼貼,美貌出眾,生活富裕,但卻是個最孤獨的人。為負心漢拋家棄子的阿峰、對真愛充滿迷惑的阿豐、懷疑丈夫變心的阿惠、飽受恐怖情人糾纏的阿六。這本書的新劇情可說都是以女性為主角來構成的,談論的也都是女性關注的議題。身為男性讀者,雖能認同這些故事都寫得很傳神深刻,但還是有種被冷落、被邊緣化的感覺。 即...

閱讀心得:聖彼得的送葬隊伍

作者:宮部美幸 杉村三郎系列是一部令人鬱悶,不知為何卻又想繼續看下去的詭異作品。作者總是能創造出令人不忍卒睹的悲劇來與主角命懸一線的幸福相對比,總是會出現既真實又充滿恐怖惡意的反派角色讓讀者不寒而慄。這一次,主角再也無法置身於罪惡的暴風圈外,犧牲一切換來的幸福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終究難逃崩塌的命運。 本書所探討的社會議題是「詐欺」。作者藉由真實案件「老鼠會」豐田商事倒閉做為開端,將詐欺這個現代社會之毒如何四處蔓延、如何成長壯大的過程呈現在讀者面前。十分諷刺的是,這些詐欺師竟然發源於原本為了訓練出企業心目中理想的員工而興起的敏感性訓練的「教練」群。這些能言善道,擅長利用人性弱點控制群眾心理的「教練」們在敏感性訓練的熱潮消退之後,發現自己的專長用來從事詐騙可說是無往不利。於是,詐騙案件的規模一個比一個大,受害者數量暴增。而且「老鼠會」式的詐欺會由上而下一個傳一堆,受害者本身也是詐騙者,也是加害者。一個案件的爆發不但留下一大堆求償無門的債務,更可怕的是還製造出一大堆新的詐欺師。 故事的謎團來自於一起詭異的公車綁架事件。一位攜帶手槍的老先生將包括主角在內的七個人關在封閉的公車內,然後命令這些人完成他所交付的事項。嫌犯提供三個人名與聯絡地址,要求警方將人帶到劫持現場,並且對車內的乘客承諾事後會寄給每人一筆可觀的「賠償金」,作為對眾人帶來困擾所作的補償。但警方隨後發動攻堅,嫌犯立刻飲彈自盡。表面上,案子就這麼結束了。調查後發現嫌犯其實身無分文,就在乘客們大失所望之後,賠償金卻寄來了。雖然金額沒有想像中多,卻也是幾百萬元不等的金額。 眾人對賠償金的處理意見紛歧,有人跪求大家收下不要告訴警方,有人堅持不收,有人想要報警。於是,主角提議把賠償金的來源,與事件的來龍去脈與嫌犯的真實身分查清楚,然後再來決定這筆錢的處理方式。大家都同意了,但對警方隱瞞的事實,成為後來種種不幸的開端。 老實說,事件本身的發展個人覺得不是很合理。嫌犯自己是個詐欺師,因為良心發現,想要讓自己一手創造的集體詐騙事件中所有該負起責任的人都付出代價。於是他把三個老鼠會的高階會員姓名交給警方,希望藉由身分曝光讓社會藉由網路肉搜聲討所有藏身於受害者中的加害者應負的罪責。但個人認為如果這就是嫌犯的目標,那麼直接將資料匿名曝光於網路不是更快、更完整?只公布三個人身分就能揪出所有該負責的人嗎?故事的後續發...

閱讀心得:糊塗蟲

作者:宮部美幸 在古早的江戶時代,執法者最重要的職責不是揭發真相,不是鏟奸除惡,而是要將犯罪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如果揭發真相帶來的壞處比好處還大時,執法者就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作者藉此諷刺當今的上位者總是為了私利做出傷害老百姓的事,然後再一副假惺惺裝好人的態度花錢擺平。這種菁英傲慢的習性,古往今來都未曾改變。 主角井筒平四郎是個每天在轄區裡逛大街的「同心」。生性懶散的他最愛和街坊鄰居喇賽搏感情,對偵查犯罪刺探隱私這類事其實毫無興趣。但自從轄區裡的鐵瓶雜院發生一起內情似乎不單純的命案開始,雜院連續發生了數起看似互不相關,結果卻都導致住戶失蹤的事件。主角雖然懶散,卻也不是笨蛋。他發現事件背後似乎有人有計畫的秘密驅離鐵瓶雜院中的住戶,而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身為富商的雜院主人湊屋總右衛門,其動機不明。除了主角之外,這些事件也引起了總右衛門的仇人,以公報私仇濫捕濫刑為樂的「岡引」仁平的注意。主角一方面要調查整起事件背後的真相,另一方面更要阻止仁平利用真相傷害無辜的好人。 活靈活現的眾多出場人物依舊是本書最大的亮點,讓讀者不知不覺就愛上鐵瓶雜院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小聚落,而那些意圖破壞雜院生活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讀者厭惡的對象。其中凝聚情感核心的角色無疑就是滷菜鋪的老闆娘阿德了,她可以說是市井小民的良心代言人,她刻苦耐勞、腳踏實地,每天都努力供應最美味的滷菜給客人。她照顧身染重病的丈夫一年多直到丈夫過世,深刻體會其中甘苦的她二話不說就決定幫因照顧父親起爭執而殺害親哥哥太助的孤女阿露圓謊。她敬重鐵瓶雜院前任管理人久兵衛,因此對久兵衛抹黑新任管理人佐吉的言論深信不疑。她對妓女出身的久米充滿偏見始終惡言相向,因為她看不起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但當她生病時久米不辭辛勞的照顧她、幫忙她顧店之後,她們兩人反倒成了鬥嘴不斷的最佳搭檔。 隨著鄰居一戶戶搬走,久米得了梅毒病情不斷加重,讀者的心情也就跟著阿德一起不斷的往下沉。很難想像一個與解謎幾乎完全無關、總是被利用、被欺騙的角色竟能如此重要,要是少了她,鐵瓶雜院的存廢就顯得無足輕重,整個故事的核心價值與感動也就蕩然無存。所以如果要為本書選出一位女主角,那絕對非阿德莫屬。 身為主角,井筒平四郎這個大智若愚的執法者則反映出當時中產階級的立場與心聲。雖然自己是武士階級,但既不有錢也沒有勢,有的只是一份少少的俸祿和沒啥前...

閱讀心得:火車

作者:宮部美幸 「火車」指的是一種日本的怪物,其外觀像是一輛冒著火的車子,用來載運生前為惡的亡靈下地獄。作者用「火車」形容如滾雪球般快速膨脹的債務,負債的人就好像被火車追著跑一般無法喘息,一旦被追上,就會撞得四分五裂。所以就算得出賣靈魂,化為厲鬼,只要還能繼續逃下去,這些人做什麼都在所不惜。然而,再怎麼逃,終究會被追上。罪孽深重的靈魂,終究得搭上火車…… 社會派推理小說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在於其能以求解證明題般的嚴謹邏輯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真實感。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透過一連串發生在角色們身上的事件以及所導致的因果,就能經由角色的詮釋,證明作者的觀點,贏得讀者的共鳴。本書成功融合了刻畫細膩的角色人性與無懈可擊的因果推理,將債務問題的可怕深深烙印在讀者心中。 貫穿全場的女主角「關根彰子」是本書最大的亮點。「關根彰子」這個名子代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一個是真正的關根彰子,另一個則是以某種未知手段冒用身分的神祕女子。兩人都是二十幾歲的美女,但冒名的女子更為出色,讓身旁年輕多金的帥哥們神魂顛倒。諷刺的是,這兩位女性都深受債務所苦。真的關根彰子因信用卡債越滾越大而宣告破產,而冒名者則因父母的債務被討債公司死纏爛打。 主角本間是個因膝蓋受傷停職中的刑警,因為遠房親戚拜託他尋找失蹤的未婚妻「關根彰子」而展開調查。沒想到單純的尋人案子,竟然挖出了一連串驚人的線索。原本以為因曾經破產被發現而逃跑的「關根彰子」竟然是冒充的,真的關根彰子另有其人,而冒充者的身分更是一片空白。 本書厲害之處,在於身為故事核心的兩位「關根彰子」竟然幾乎沒有戲份!從頭到尾都只存在於文件與眾人的口耳相傳之中!讀者只能從關係人與兩人留下的各種蛛絲馬跡想像兩人的真實面貌,這種手法反而比角色自己出來演更有神秘感,更有說服力。隨著真的關根彰子面紗一點一滴被揭開,讀者就更急著想認識另一個更美麗、更聰明、更神祕,也更冷酷的冒充者。 放款毫無節制的信用卡債、至死方休的暴力討債、漏洞百出的個資管理是本書所批判的三大主軸,讓人想起多年前狂發信用卡、現金卡,卡債催繳信滿天飛的亂象。廣告不斷鼓吹著虛浮的名牌主義,將擁有昂貴的名牌商品與尊貴、幸福畫上等號。再加上幾乎毫無管制的預借現金,讓許多追逐幸福假象的消費者身陷鉅額負債的漩渦。真的關根彰子因此宣告破產,而破產陰錯陽差地成了冒充者身分曝光的導火線。 冒充者...

閱讀心得:無名毒

作者:宮部美幸 何謂毒?一旦攝取就會傷身者謂之毒。現代社會長期釋放出各種毒素,有形之毒會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無形之毒會敗壞風俗、助長犯罪。人們對釋放毒物這檔事只要沒有對自己直接造成危害,則往往選擇視而不見,甚至當作必要之惡。長此以往,人類的未來必將斷送在自己手裡。作者希望藉由本書,讓讀者認清有哪些無名之毒正潛藏在我們身邊,進而阻止毒物的蔓延,以挽救我們岌岌可危的世界。 佛教認為人有三毒,一為貪,二為嗔,三為癡。作者以此為本,創造了兩個性格互為表裡的反派角色。一個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別人的錯,所以不斷對身邊比自己幸福的人展開報復。另一個則認為自己和家人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錯,因此不斷忍耐、不斷壓抑,最終不斷積壓的怒火終究還是爆發,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後果。 故事沿著兩條主線並行,一條是氰化物連續毒殺案,另一條是主角被前同事不斷騷擾引發的連續事件。連續毒殺案其實並非一人所為,四起案件共有三個犯人。第一個犯人因為想自殺買了氰化物,竟然只為了測試毒物有沒有效就對超商的飲料下毒,造成兩人死亡。第二個犯人意圖將自殺偽裝成他殺,以便領取更高的理賠金。這兩個犯人身分很快就曝光了,所以故事的重點在於查明第三個犯人到底是誰。 老實說,主角杉村三郎和毒殺案扯上關係的過程真的只能以「純屬巧合」來形容。一開始主角只是為了查清楚公司剛開除的麻煩人物底細來拜訪私家偵探,卻正好遇到毒殺案受害者的孫女,因為同情少女的遭遇而伸出援手。以一個雜誌編輯來說,主動幫被害人找兇手這件事實在是有點幫過頭。既與其專業無關又沒有調查權限,卻老是在上班時間「抽空」拜訪案件關係人,只能說主角人真的很好,而且工作真的很閒。 對主角來說,對付那個被開除的前女同事才真的是切身的難題。這個名叫原田泉的女人可以說是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她真正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八個字發揚到變態的境界。為了傷害自己仇恨的目標,她什麼謊都敢說。其中最恐怖的是她竟然在自己親哥哥的婚禮上,當眾指控哥哥常年性侵自己,讓哥哥不但婚事告吹,未婚妻更因此自殺身亡。主角惹上這種人,真可謂倒了八輩子楣。而且要惹火她很簡單,只要她覺得你比她過得爽就行了。相信所有男性讀者看到上面那一段,都會對這種怪咖感到不寒而慄。 因為有了這個號稱「天生說謊者」的女人,讓讀者對所有跟案件相關角色所說的話都產生懷疑。你無法確定這個麻煩女人所說的話裡是否有真話...

閱讀心得:模仿犯

作者:宮部美幸 人間事事有因果。然而,當人群之中誕生了一股純粹的惡意,引發了一連串的殺人血案之後,悲劇將會以何種方式擴散出去呢?作者讓每一位不幸被命案牽連的人都成為主角,把一段段慘不忍睹的遭遇加以編織串連,以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視角,將命案與社會的畸形互動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書在日本創下史無前例的六冠殊榮,是宮部美幸寫作生涯的巔峰代表作。故事內容深入探討了潛藏於日本社會的各種問題,包括青少年問題、異性交往、婚姻、家庭、教育、職場、媒體文化、輿論、警察與司法制度、歧視與霸凌等等。謎題與推理不是重點,情感與人性才是鎖定讀者目光的關鍵。 從公園垃圾桶裡發現年輕女性的手掌開始,故事便朝兩起截然不同的命案方向開始發展。一起命案被害者與加害者身分都未知,另一起命案的被害者與加害者都已知。故事第一部的主要發展在於兇案事件的始末、追查公園命案的受害者與凶手的真實身分,以及引出被害者與加害者各自的家族成員與背景。而支線故事則藉由另一起命案的加害者家屬對受害者家屬的騷擾,將受害者家屬內心的創傷與加害者家屬所承受的社會壓力表現出來。 進入第二部後,故事從主嫌的共犯、被誤認為共犯的麵店廚師、共犯的父母以及麵店一家人的過去談起,開始揭露連續殺人案的背後真相。這個部分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主嫌的共犯栗橋浩美,作者在刻劃這位連續殺人案的實際執行者的心路歷程可謂不遺餘力,但老實說,要讀者將視角放在一個性格偏激、精神有毛病的人身上實在不是件愉快的事。而且第二部故事的時間軸與第一部有許多重疊,命案的謎團在此就幾乎全部都揭開了。因此個人讀這一段時的感覺,就好像是作者自己出來洩漏天機,而整個案子的進度則完全停滯不前,要等作者把天機洩漏完之後才能繼續下去。這對看完第一部時,急著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的讀者來說,實在讓人等得有點不耐煩。 第三部基本上就是看主嫌如何利用媒體,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以及主嫌如何被有良心的女記者及警方識破身分,真相如何大白。本書為何取名為「模仿犯」,到此才公開於讀者面前。 本書的主嫌把從事連續殺人案當作一場提供給全國人民欣賞的實境秀,所有的被害者、共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警察、媒體記者們都被視為登場的演員來看待。而全國人民不但都是觀眾,而且隨時可能因主嫌這個導演高興而在舞台軋上一角。果然這場殺人大秀成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大家興致勃勃地談論命案的進展,批評登...

閱讀心得:誰?

作者:宮部美幸 幸福人人想要,但得之不易,稍縱即逝。人們會為了幸福作出最崇高的奉獻,也可能為了幸福犯下最邪惡的罪行。因此,很多人對幸福懷抱憧憬,更有不少人對幸福戒慎恐懼。本書從一位老司機因離奇車禍不幸身亡的事故出發,將所有牽連其中的人與他們的內心揭露出來,進而讓遠看美麗無比的幸福,披上了一層灰色的憂鬱面紗。 這本書雖然被歸類於推理小說,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詭計,有的只是每個當事人內心隱藏的秘密,以及隨著時光遠去而逐漸消逝的舊日痕跡。主角杉村三郎是個出身平庸的書店編輯,卻幸運地娶了日本首屈一指的今多財團千金菜穗子為妻,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桃子。這樁人財兩得的婚姻讓主角成了眾人嫉妒的對象,更讓身為一介凡夫的主角每天活在幸福崩潰的陰影之中。主角的岳父與妻子的兩個兄長在公司都是自己的上司,身邊的同事有意無意的與自己疏遠,主角自己的父母更因為反對這樁婚事而與主角鬧翻。這些都讓主角除了妻女之外,可說是孤立無援。而妻子因有心臟病,身體向來虛弱,女兒還小,現在的家庭生活雖然如天堂般幸福美滿,卻像氣球一般經不起任何打擊。 幸福的背後伴隨著無比沉重的孤獨、疑懼與負擔,而選擇一肩扛起,義無反顧的主角因此更顯得勇敢與堅強。 相較於得天獨厚但命懸一線的主角一家,謎團的核心梶田一家則是歷盡滄桑的代表。父親梶田信夫年少時就與老家親友斷絕關係,獨自前往東京闖天下。經歷了驕縱輕狂與幻想破滅後,終於學會做人必須腳踏實地。好不容易謀得一份玩具工廠的正職,生活終於能夠安穩下來時。卻又捲入女同事的家庭糾紛而不得不離職,還讓女兒聰美經歷了一段恐怖的經歷,從此對父母與他人產生懷疑、壓抑而變得神經質。等到信夫成為今多會長的私人司機之後,在平安富足與父母溺愛下長大的么妹梨子個性活潑驕縱,但姊妹倆卻因互相忌妒而產生心結,原本應該同心協力的家人卻成了競爭、搶奪的對象,最終只能與幸福二字漸行漸遠。 本書的謎團無需高深的智慧,造就一切的是複雜的人性與弄人的造化。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想追求或保有幸福,但面對毫不留情的意外和他人有意無意的競爭與算計之下,都得在不幸降臨的陰影之下戒慎恐懼的度日。即使謎團的真相揭開了,雖然兒時的心靈創傷獲得解放,但親人愛人殘酷的背叛行為更讓人難以面對。結果主角的努力只換來了聰美的嫉恨與遷怒,沒有為任何人帶來一丁點幸福。 作者成功的詮釋了一段無奈的人生。看過本書之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