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養隻貓吧:【百年孤寂】讀後感

書名:百年孤寂 (Cien años de soledad)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出版:皇冠 家,本該是個溫暖、安全的避風港。但對波恩地亞一族來說,家,是個職場。回家,等同上班。這裡熱情澎湃、野心勃勃,讓家族興旺,名利雙收。但伴隨而來的私慾氾濫、恩怨情仇,使所有的家人,永遠無法擺脫空虛、失落、疲憊與孤獨。這個家是人類的縮影,這故事是輪迴的預言。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等級的重磅巨著,甚至被奉為美洲的「聖經」。根據阿伯至2025年6月的資料顯示,新版「百年孤寂」發行至今已連霸博客來[文學小說]月排行TOP 100多達89次,是現任連霸王,足見其深受國內讀者的愛戴。 毫無疑問,作者刻畫角色與人性的功力絕對是史詩級。故事背景設定在大航海殖民時代末至工業革命興起,並將其設定成靈性神秘魔法即將潰散、物理科學金權攻城掠地的奇幻世界。讓本書得以批判人類文明、信仰、道德、善惡、靈性、唯物等各種面向。 許多波恩地亞族人遺傳了神秘力量,也繼承了血脈詛咒。他們就像法力微弱的希臘神族,而故事就像凡人版的希臘神話。阿伯強烈建議本書應歸類為「限制級」。因為劇中性愛之氾濫,舉凡外遇、亂倫、戀童、獸交、同性、老少……樣樣來,而且文筆有夠煽情。沒錯,這也跟希臘神話如出一轍。 既然作者自己都寫了一堆青年男女因荷爾蒙海嘯犯下遺憾終生的大錯,阿伯認為最好年過四十再讀本書。一來比較不會蠢血衝腦想入非非,二來較能體會歲月流逝殘存的諸般無奈。 除了滿滿的情緒勒索負能量糾結黃色肥皂劇,人類無止境的慾望對環境帶來的改變、衝擊與反撲可說是本書的隱形主軸。故事的舞台馬康多從草創初期的世外桃源,開始捲入意識形態階級矛盾的戰爭。師老兵疲終於厭戰締造和平後,科技進步帶來經濟繁榮引發無止境的奢侈浪費。接下來? 氣候變遷,文明崩塌。 本書初版至今已58年,但當年寫下的預言完全應驗。且政客們早已遺忘兩次大戰的慘痛教訓,放棄團結和平合作解決問題,選擇分化武裝內耗逃避問題。人類就有如波恩地亞家族一般,不斷的重複命名,不斷的重蹈覆輒,不斷的自我封閉,不斷的抱憾而終。 執著私與慾,愛就會死去。剩下的,只有孤獨。絕大多數人,沒有百年。 當征戰半生的傳奇英雄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對摯友馬奎茲說:「我到現在才恍然大悟,我是為自尊心打仗...

臉又好痛!【異鄉人】讀後感

書名:異鄉人 (L’Etranger) 作者:卡繆 (Albert Camus) 出版:麥田 討厭人類,有錯嗎?不會傷心,有罪嗎?自私自利,誰不是?不信上帝,不行嗎?對!不行!我不是笨蛋我知道!所以我假裝,我低調,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當個只搞性愛、不談婚嫁的帥男渣!我真的只想這樣!只要這樣!為什麼就是不能……放我一馬?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的生涯代表作。根據阿伯至2025年5月的資料顯示,雖然排名不算高,卻創下榮登博客來[文學小說]月排行TOP 100多達75次的傲人紀錄,足見其對台灣文壇影響之深。 在此,我想先問問男性讀者:你多久沒流淚了? 如果很久,那讀本書,你就會像阿伯一樣,覺得自己猛然挨了一計大巴掌。 阿伯就是將理智放在情緒之上,把無濟於事的暴怒、哭泣視同犯錯的那種人。我不喜歡哭,不想看別人哭,更不許自己讓別人哭。哭不出來原因很多,對人情世故冷漠原因很多。這個故事,就從主角莫梭沒有哭開始…… 本書在作者介紹中將莫梭形容成「現代荒謬英雄」,或許有些讀者也將他視為自我中心正當化的典範。但我覺得若將莫梭當作人格是非的佐證,不就正好犯了書封上的那一句:「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我覺得,莫梭或許是個無情之人。自己感受不到的事物,會相信有嗎?會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嗎?如果你認定人皆無真情,你會喜歡人類嗎?你會相信有人真的喜歡你,真的愛你嗎? 讀者透過莫梭之眼,看見的那些流淚之人,真的都是虛情假意嗎? 如果莫梭是卡繆自身的縮影,卡繆就該繼續做他的低調上班族,何必甘冒惹火廣大基督信徒、觸怒眾多衛道人士的風險,寫出此等霹靂勁爆、超級帶種的作品? 所以,阿伯認為本書不是要你認同,甚至崇拜莫梭。而是要讀者反思自己心中的愛,是虛偽?是荒謬?是盲從?還是真誠? 本書很薄,雖然讀了會痛,但值得。

都是我的!【她的搖籃曲】讀後感

書名:她的搖籃曲 (Mine) 作者:羅伯.麥肯曼 (Robert McCammon) 出版:鸚鵡螺文化 一個是身揹數條人命、FBI追緝多年苦無著、卻淪落到速食店賣漢堡的孤獨女魔頭,一個是嫁入多金名門、穿名牌住豪宅開BMW、臨盆前卻發現老公外遇的徬徨女記者。兩人為了爭奪剛出世的小baby,展開一場驚天動地、慘絕人寰的大逃殺!是什麼讓眾人為之瘋狂?是什麼讓世界如此骯髒?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末,主要角色們已步入中年。他們都曾經歷反越戰遍地開花的街頭抗爭,當過標榜愛與和平、自由自主、沉醉菸酒大麻的嬉皮憤青。事過境遷,樹倒猴散。當年的救世主張、理想信念、豪情壯志……有些人還留下滿手罪孽……都過去了……都幻滅了…嗎? 阿伯這書看沒多久,就立馬Google「暴風戰線」,結果啥組織都沒查到。作者把這個高知識份子嬉皮組成的美國恐怖組織寫得活靈活現,比真的還像真的。讓阿伯想起前不久日本「東亞反日武裝戰線」成員桐島聰直到死前才向醫生自首的新聞報導,令人不勝唏噓。 很難想像,被我們當成笑話,隨著文化大革命失敗徹底破產的「毛澤東思想」,當年在美國大學生之間竟會有眾多信徒?多到足以載入小說? 是的,這是個跟「左膠」如何養成,又為何沒落有關的故事。而答案很簡單,就是書名:Mine (我的)。 不管人滿口仁義道德說得再好聽,對人來說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 多年來支撐女魔頭堅守當年信仰,隨時待命出擊,不惜殺人放火的原動力,是她對領袖「傑克勛爵」的愛。是她的愛,是「我的」愛。 支持女主角隻身追尋兇殘女魔,挺過遍體鱗傷、筋疲力竭、痛徹心肺、苦不堪言的原動力,是她對親生兒子的愛。是她的愛,是「我的」愛。 而那些幫助女主角、背叛女主角的人,整起事件的禍首,還有各自的親友,都有他們各自的理由,都有「我的」理由。 既然最重要的都是「我的」,就不可能「無私」。沒有「無私」,何來「平等」?  佛教對此有個名詞,叫:「我執」。 「我執」不能少。那我執「什麼」就很重要了。 既然標榜愛與和平,那麼「愛」與「和平」就該是「我的」執著,而不是什麼「共產主義天堂」,為了讓天堂降臨不惜開戰! 硬要說本書有何缺點,那就是「敗北男角太多了」。 通篇女角個個強得跟鬼一樣,而男人要嘛出軌,要嘛貪財,要嘛短命,要嘛變態,要嘛案子一查十幾年連個屁都查不到……好啦,有...

紆尊降貴:【梅岡城故事】讀後感

書名:梅岡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 作者:哈波.李 (Harper Lee) 出版:麥田 孩子的眼睛,總能看穿大人的虛偽。然而,為了確保自身安全與既得利益,凡人通常服從多數,即使明知這是個錯誤,甚至有罪。有些人離群索居,逃避現實。有些人為正義挺身而出,即使被群眾唾棄也在所不惜。孩子們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為自己的將來,做出選擇。 如果你對阿伯避雷的能力沒信心,就先去看小說吧……XD 如果我在2024年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開票日前讀這書,我會說這是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必讀大作。但因為阿伯之後才讀,本書就成了搞懂民主為何會龜(Great) Again的經典教材。 作者筆下角色個個性格鮮明,場景生動寫實,充分展顯1930年代美國鄉下小鎮的風土民情。主角一面以早熟老成的口吻說故事,一面以國小低年級野丫頭的童言童語和父兄對話,形成非常有趣的對比。 故事以孩子們對一個數十年閉門不出的家裡蹲鄰居充滿好奇為起點,將成人社會種種醜陋、矛盾、虛偽、自私、盲從、軟弱的面相例例展現在讀者面前。 原本這一切在上世紀末就已成過去。為何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宗教歧視會捲土重來?為何經濟自由、言論自由、學術自由會惹禍上身?為何飽受戰爭摧殘的難民身家性命會一文不值? 本書的答案是:「貧窮」and「無知」。 想當年……冷戰結束,經濟起飛。美國多數人都很有錢,過全世界一等一的好日子。美國第一世界公認,根本沒人懷疑。所有普世價值、遊戲規則都美國訂的,美國當然是全世界最講理的國家。 但現在,多數美國選民發現一堆有色人種組成的國家正迎頭趕上,而他們卻得面對失業、通膨、治安惡化、沒錢看病……總而言之,就是貧窮。我們是美國耶,美國不會輸,上帝不會錯!一切都是邪魔在搞鬼!邪魔挺美國的敵人,對敵人不用講道理! 於是,有個傢伙主張「美國優先」、「美國第一」、「任何人不能贏美國」、「任何贏美國的都是偷竊」。 2024年11月5日,此人高票當選美國總統。 這等於告訴各國政客:「美國行,你也行!」 那麼,誰敢在蠻橫大總統「們」面前挺身而出,不怕被Fire到連渣都不剩? 我不知道,反正絕對不是區區在下敝人阿伯我…… 人哪……紆尊降貴,有那麼可恥嗎? 公平競爭、互助合作、辯明真理……有哪裡不對嗎?